《中国科技翻译》季刊,1988 年8 月创刊,国际译联(FIT)会员组织中国科学院科技翻译工作者协会会刊,1993 年8 月在FIT 第13 届世界大会上荣获“国际译联最佳国家级翻译期刊奖”(The FIT Journal Prize for the best 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lation during 1990-1993)。
  1 期刊宗旨
  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,注重翻译行业的实践性,反映翻译工作者探索科技翻译理论和从事翻译研究与实践的新成果,提高译者的科技翻译水平,促进机器翻译研究与应用,报道科技翻译教学与研究经验、辅导科技翻译自学。
  2 读者对象
  科技翻译工作从业者、翻译研究学者、大专院校从事科技翻译教学、研究的师生及科技外语爱好者、学习者。
  3 所设栏目
  1.科技翻译研究;2.科技翻译理论探索;3.译名标准化;4.口译;5.机器翻译;6.网络翻译;7.经贸翻译;8.翻译教学;9.译海论坛;10.译事纵横;11.翻译随笔;12.译史钩沉;13.典籍翻译;14.图书评介;15.科技翻译自学;16.译词争鸣;17.术语揽新;18.日积月累;19.简讯;20.特稿或题词。
  4 文稿著作权
  根据《著作权法》,文章著作权属于本刊和作者。文责由作者自负。作者投稿请务必在来稿正文后面注明:
  作者(含合作者三人以内)真实姓名、身份证号、所在单位、职称(职务)、详细通信地址(市县名、街路名及门牌号码、邮编)联系电话及电子邮箱。
  5 来稿要求
  5.1 来稿必须为作者原创作品,务求论点明确,引证有据,逻辑层次清楚,数据精确,文字精炼,以不超5000字为宜。来稿注明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(或英文拼法),并将作者本人数码头像照片随稿件发送编辑部。
  5.2 来稿请附英文文题,200字中文摘要及英文摘要,中、英文关键词各3-10个。论文摘要突出主题,包括研究目的、内容、方法和结论。关键词应切中文章主题、相关人物或概念。文章的章节序号和数字分层格式以本文为准。
  5.3 列入参考文献的必须是作者在论文中直接引用的、正式出版的文献。未正式出版的文章或内部资料不得列为参考文献。参考文献以其在文内出现的次序编排索引序号,同时在文内相应处用上角号[]标示,书写格式(标点)如下:
  [期刊类]:

  序号[无方括号]作者.文章标题.[无分类代码]期刊名称,年,卷(期): 起止页(页码间以,分隔,最后无句点);如没有卷号则注: 年(期): 起止页
  [图书类]:

  序号[无方括号]作者.(多名作者间用,)书名.出版地: 出版社,出版年: 起止页(相互逗号分隔,最后无句点)
  5.4 来稿务必“齐、清、定”,用Word 文本(五号宋体)编辑。(如用400字格稿纸书写,外文须打字或用印刷体。)文字表述中,凡表示公元纪年的地方应使用阿拉伯数字。涉及英、法、德、俄、日等外文的稿件,必须发送电子稿到编辑部。俄文例词、例句应在“半角格式”下编辑。
  5.5 来稿请发送或邮寄编辑部。我刊编辑部电子邮箱为唯一投稿途径,其它凡以网站投稿并当即索汇审稿费的均属假冒。凡未收到“录用通知”即被要求寄费者,请务必先向我部电话确认,以免上当受骗。
  6 本编辑部实行三审制,对来稿经专家进行初审、复审和终审,审稿期原则上为3-6个月。来稿一旦录用,即向作者邮箱发送电子“稿件录用通知”。审稿期间,编辑部无法对审稿和录用情况作电话答复。
  7 来稿无论录用与否一律不退稿。如稿件发出6个月后还未收到我部录用通知,作者可自行处理稿件。来稿严禁网络抄袭或剽窃,禁止一稿同时两投或多投,违者后果自负。已经收到录用通知的稿件,作者切勿再自行修改。
  8 依照《著作权法》规定,编辑部有权对录用稿件作编辑加工、修改或删节。凡作者不同意修改的稿件,投稿时请预先说明。本刊出版后,编辑部可再授权相关出版社出版光盘版或网络版,如作者不同意,请务必在投稿时即作说明。
  9 稿件一经刊登,即向作者寄付稿酬,并寄赠当期样刊三册。如作者(读者)发现印刷质量问题,可与编辑部联系。
 
 10 编辑部地址:100864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 号中国科学院科技翻译协会《中国科技翻译》编辑部。
快速导航
期刊详情
刊名: 中国科技翻译
Chinese Science &
Technology Translators Journal
主办: 中国科学院科技翻译工作者协会
周期: 季刊
出版地:北京市
语种: 中文
开本: 16开
ISSN: 1002-0489
CN: 11-2771/N
邮发代号: 82-586
复合影响因子: 0.941
综合影响因子: 0.574